徐向红到济宁调研曲阜文化经济特区规划建设
    徐向红到济宁调研曲阜文化经济特区规划建设
 

曲阜文化经济特区建设调研会现场

徐向红在调研会上讲话
 
    4月10日,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厅厅长徐向红,副厅长薛庆国,省社科院副院长王志东等一行到济宁就曲阜文化经济特区建设进行专题调研。在与济宁、曲阜、邹城以及曲阜师范大学、孔子研究院等各方面同志进行座谈时,徐向红指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曲阜文化经济特区建设,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守刚同志多次做出批示、提出要求,曲阜文化经济特区建设已经写入文化部与山东省政府共同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框架协议和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我们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认真研究、精心规划、全力抓好。
    徐向红指出,曲阜文化经济特区规划建设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部署,从建设文化强国和文化强省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战略决策,推动经济与文化融合发展的要求,为规划建设曲阜文化经济特区提供了重要遵循。我们要深刻领会,作为指导思想贯彻好、落实好。
    他强调,要深刻理解曲阜文化经济特区规划建设的内涵,准确把握其性质和定位。部省合作推进文化强省框架协议中明确指出,将曲阜及周边文化资源富集地区的文化建设作为一个特别地区对待。文化是它的最大特色、最大优势。这一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孔子、孟子、颜渊、子思等一批文化圣人的诞生地,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具有鲜明的不可替代性,体现着曲阜文化经济特区的特质和内涵。曲阜文化经济特区的定位可以理解为,既是儒家文明传承保护创新区,又是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示范区。曲阜文化经济特区充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血脉、文脉的统一,构成中华民族精神的、心灵的家园。文化与经济融合才能产生巨大的内生力量。随着科技进步和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文化已渗透到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历史、传统、民俗等文化资源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创意、设计、构思等文化创新日益成为价值创造的重要支点,品牌、形象、信誉等文化形态的无形资产日益成为市场竞争的关键所在。只有当文化表现出更强大力量的时候,当经济具有更多文化含量的时候,经济发展才能进入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才能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经济与文化深度融合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新趋势,其产生的竞争力、软实力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最根本、最持久、最难替代的竞争优势。曲阜文化经济特区建设既包含精神家园建设,又包括曲阜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区建设、文化生态示范区建设以及特色文化城市建设,还包括文化与第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要不断拓展融合的空间和领域,不断增强融合的深度和密度,使之成为引领资源枯竭型城市和地区经济转型升级和科学发展的新高地。
    他指出,要全面把握曲阜文化经济特区规划的基本原则。曲阜文化经济特区规划建设要与中华文化标志城建设相衔接,与曲阜文化遗产保护片区相结合,与“蓝黄”两大国家战略相呼应,与省委省政府正在推动的“鲁西新的经济隆起带”相协调。
    徐向红最后强调,曲阜文化经济特区研究要深入实际,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要充分听取和征求济宁、曲阜、邹城等地意见,摸清情况,加强沟通和交流。曲阜文化经济特区建设是一项惠民工程、富民工程和利民工程,要充分体现当地干部群众的利益诉求。要与发改、财政、国土、水利、农业等部门加强协作,更多地从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的角度进行规划调研。要创新体制机制,着力形成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省、市、县、乡等方方面面聚成合力,推进曲阜文化经济特区规划建设全面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