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自然,流于自然——访著名书画家杜少卿
出于自然,流于自然
——访著名书画家杜少卿
 
                 文/格 桑
    
 
    杜少卿,字洪汉,号蚕蜕,别署:青草堂。蜗居:禅牛轩。1949年生于天津,法律专业大学毕业。2009年完成首都师范大学书法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学业。1985年加入天津市直机关书协。现为天津市政法系统文学艺术联合会委员、司法行政系统书协副主席,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一级美术师。2015年8月18日,杜少卿艺术研究会在山东曲阜成立,开启了他艺术事业的新篇章。
     
    和杜少卿接触的人,都知其淡泊功名,为人性情豪爽耿直,广交天下朋友。
    杜少卿是一个艰苦朴素、笑容可掬、热情真诚的艺术家。其画室弥漫着浓郁的书香气息。一面墙的书架里堆满了文学、书法绘画的书籍。待我们打开杜少卿的储藏间,又是两个书柜,里面装满了近年创作的艺术作品,洋洋大观。打开其中的手卷《桃花源记》,书写流畅,浑然天成,这位多产艺术家的深厚功底一目了然。杜少卿的书画艺术包罗万象,从工整隽秀的正楷、气韵流畅的草书、沉稳古朴的篆书、潇洒俊逸的行书,再到大气磅礴的写意山水画、生动传神的写意花鸟画。绘画形式也不拘一格,精致小巧的扇面、挥洒自如的八大条屏、一气呵成的手卷,无不展现艺术家在各个领域的独特风采。
再来翻看其平日练习的一本本钢笔书法,可见艺术家潜心于诗书画创作,内心追求的是一种至纯至简、宁静安谧、淳朴自然的艺术境界。
    谈到其早年的人生轨迹,方得知杜少卿是涉足所有领域的全能艺术家。军旅生涯十几年,曾任昆明军区空军部队的地面主训参谋,在部队吹拉弹唱、朗诵、能书绘画。回到地方,写书,编剧本,导演,举办展览讲座,忙得不亦乐乎。然而杜少卿并没有高调,他常说:“出于自然,流于自然,顺其自然,随遇而安”。


    早期文学创作和导演生涯
    20世纪80年代回津后,杜少卿从事司法宣传工作。负责法制文艺工作期间,以书法、绘画、篆刻等艺术手段,主创并成功举办了“宪法”、“大型婚姻法”等大型展览和“经济法竞赛”。由新蕾出版社先后出版《学法律讲故事》《夺回失去的年华》等著作。组织编写《纳税人须知》等著作,由农村出版社出版。自编自导了《神弹手的悲剧》《诱惑》等五部法制题材的电视短剧,其中《爱与怨的曝光》在全国首届“金剑杯”获奖。

    书画人生
    早在20世纪70年代,杜少卿就在部队参加过全国的大型书画活动。
    近年来,杜少卿在全国书画大赛中屡获金奖。如“首届神州杯全国书画艺术大赛”“红色之旅•全国书画作品井冈山邀请展”“纪念毛泽东诞辰 115 周年•毛泽东诗词”“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 110 周年人民功勋艺术家书画精品大展”“书圣杯•全国少字书法作品”“纪念苏洵•暨第三届东坡书画艺术节”等全国书画大赛中均获金奖,还曾获得“优秀园丁奖”。
    2008年,在“庆七一•迎奥运全国党政干部书法大赛”中获“华冠金奖”,并被评为“奥运功勋艺术家”,作品由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永久收藏;在“奥运有我全国书画作品巡回展”中获银奖,并被授予“文明之星”荣誉称号;在“奥林匹克之旅水墨华夏书画展”中获奖。
杜少卿被授予了多个荣誉称号,如“中国传统文化使者”“当代书画艺术界风云人物”“人民功勋艺术家”“中华艺术杰出成就人物”“和谐中国优秀艺术人才”与“井冈书法人物”等。2010年,被《书画市场报》评为“2010•最具市场升值潜力十大书画家”。
    杜少卿多次参加展览。2009年,他参加了“庆祝建国六十周年和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海内外名家书画邀请展”。2011年,作品《红梅》在由天津司法行政、天津美协联合举办的“纪念建党90周年书画摄影展”中获奖。2014年,作品《梅花》入选“同心共筑中国梦•共建美丽天津”天津市老党员、老干部优秀书画作品展;同年,国画《风雨送春归》和书法《清平乐•六盘山》参加 “天津市司法行政系统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书画展”。
    其作品多次入拍。2008年,作品《赤壁怀古》和《沁园春•雪》直接入拍第11届“中国当代实力派书画拍卖专场”,并被评为本年度“最具市场升值潜力的十大书法家”和“2008•最具市场收藏升值潜力人物”。2013年,手卷《岳阳楼记》和《桃花源记》入拍第16届“中国当代实力派书画拍卖专场”,并被评为“2013•最具艺术市场投资人物”和“中国当代实力派书画家”。
其自作诗文酣畅浑厚。2011年,自作诗获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全国书画大赛”金奖,并被评为“辛亥百年百杰书画家”。2012年,自作诗《回春寄语》入选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举办的“2012迎新春美术作品展播”并被收藏。
    杜少卿还为杂志创刊号题词,作品曾入编《一代书画大师》《世纪辉煌》《红色之旅•中国功勋艺术家珍迹典藏》《中华墨宝传世大典》《中华之光•人民功勋艺术家盛世宝典》《当代书画家墨迹大观》《党在心中——天津市司法行政系统庆祝中国成立九十周年美术书法摄影展作品集》《奥运有我全国优秀书画作品精赏》等多部大型文献典籍和“中国书画名家邮政明信片”。作品已被机关、大型企业、银行、书画院等多家单位收藏。

   《中国文艺家》:您眼中的书法艺术是怎样的?
    杜少卿:当人类第一次直立行走,握起简单的工具时,人与动物这一畛域便经纬分明。人类长期在残酷的自然环境中寻求自身的生存发展,从第一次刻痕做标记,不得不承认对文字创造开始了。依据漫长的人类的社会实践,文字逐步发展,书法脱颖而出。书法文化伴随着人类历史,社会的需求,同时伴随人类发展嬗变至今,如今世界无不分享着中国特有的,无与伦比的书法艺术,她必将也是世界艺术领域里一朵永不衰败的艺术奇葩。
历史的车轮毫无顾忌向前推进,现代社会处于高科技信息时代。书法文化意念也随着社会变化而变化,这是不争的事实。三年五载就成家的现象屡见不鲜,无褒贬之意,只说现象。任何事物都有双重性,一方面在新的历史时期书法文化空前高涨,那另一方面则是负面影响,甚至还涌现出所谓的学院派、现代书法、后现代书法等等。这些流派一般来讲,不是以书写可识的汉字艺术作为最终的或唯一目标,它们打出了比较鲜明的旗号,要突破书法上的传统意义,所以书法领域出现了很多面目,这是过去历史所没有的,体现了时代变化与更新。

    《中国文艺家》:您能讲讲欧阳中石先生的讲座给人们带来哪些启示吗?
    杜少卿:2008年8月初,耄耋之年的欧阳中石先生,冒着酷暑,拖着病体,为第十一届书法文化硕士研究生课程班做专题讲座“我的书法观”,感人至深。有幸亲自聆听中石先生的讲座,他特有的温和语气,将一生积淀的学问,有条不紊地娓娓道来。凝炼的语言,通达的字理,字斟句酌的授业风格,不愧为中国当今的书坛大家,地道的书法人,令人肃然起敬。中石先生说:我一生所追求的就是这几个字“切实如需”。说着简单,做起来很难。文字是符号,“书”、“写”,历史上很早就出现了。“书”,是写的东西,“写”字在早期有三点水,表示写什么就宣泄什么。书写得好的字称作“法书”,合乎规范。书法的讲究要以学问做载体,创作的佳作与书写的形式相得益彰,才叫“书法”,所以用笔书写出的作品只能认为作品(文字)不是书法,书法容纳了很多的学问,单纯的写字,不是搞书法。老先生把“法书”与“书法”间的辩证关系讲得丝丝入扣,清清楚楚。朴实的言语里,渗透着深刻的明理。

   《中国文艺家》:请您谈谈古代书法艺术。
    杜少卿:纵观我国的文字发展,及书法发展史的各个时期,甚至各朝各代都有代表着那个历史时期的书写大家。如今,家喻户晓的“二王”父子,张旭、怀素、苏东坡、王铎,不胜枚举,他们用毕生精力,为当今的后人留下了一大笔丰富的文化遗产,他们绝不是单纯的书家,个个都是满腹经纶的饱学之士。
除吃透古人的书法艺术,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是通古博今的大学问家,再者哪一位名垂青史的大家,他们创造性的书法艺术都是精通前人的书艺,并且博采众长,厚积薄发而自然天成。
    王羲之的《兰亭序》书法艺术之精妙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苏东坡的《寒食诗帖》等等,全都是文书俱佳,流传千古而生命力丝毫不减的文化瑰宝。只有博学抒情的真功夫才能达到出于自然,流于自然,顺其自然,心手相应的境界。内容与书法形式精妙绝伦,互相映衬,精妙的书法艺术致汉字增添光彩,而更具生命力。从古至今的精妙之作,我们虽然没有机会通览,但今天所见到的旅游景点的楹联、匾额、刻石等书法艺术之作件件真是美不胜收,不仅字体完美,内容完美,其博大精深的学问也令人叹为观止。加之传说“钟繇如厕”“虞世南被褥摹字”“王羲之的空摹”等,无不说明一个真理:不食足古人,不做足学问,“创新”从何而来,怎么个创法呢?到头来落个无根之树,无源之水。

  《中国文艺家》:请您谈谈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书法文化艺术有哪些功能?
    杜少卿:我们现代人在书法技法上,在书法文化上所用的时间是有限的,与古人相比不能同日而语,当然也有历史的局限。但是对于学习、研究古人的书法文化艺术的方法,也是不同的。沙孟海曾教导他的学生:“专业书家,除技法外,必须有一门学问做基础,或是文学,或是哲学,或是史事传记,或是金石考古……”强调的是必须,这正显示出了学习,创作,研究书法文化艺术的真谛。
在新的形势下,电脑对于书法的冲击是有目共睹的。钢笔取代毛笔,电脑取代书写。书写汉字,受到高科技的严峻挑战。
然而无论社会怎么发展,书法文化艺术的功能的多重性,使得它虽然面目古老,至今仍有无穷的艺术魅力,这正是文化功能的体现。因此书法在实用性减退的时代,虽然从表面上看形成了单纯的一种技艺,但是她的文化功能反而加强了,并且还会有更大的生存空间。

  《中国文艺家》:现代人如何学好书法?
    杜少卿:这恰恰要求今天的书法人,在书法技艺上再赋予她更丰富的,更有生命力的文化内涵,也恰恰验证了古人大家的真才实学,谓之真功夫,精妙作品的品位有多高。其中决定艺术内涵的关键因素是文化底蕴。苏东坡说:作学之法,识浅见窄,学不足三者,终不能见妙。黄庭坚讲的更贴切:“胸中有道义,广之以圣贤之学,书乃可贵。眼低手高是不存在的,而眼高手低是合乎常理的。”这是我们当今书法人必当遵循的书路。
以书为艺,亦讲德,识。失德而缺魂,文薄少神,学文术雅,习古法而寻根。只有德高,文厚,艺精,根深,且能悟出法之妙理,才能登高望远,应时而进,才讲得起昭示当代,无愧于后,告慰古贤。不正是我们今天书法人追求的目标吗?!

    社会评论
    书画如其人。杜少卿的书法自由流畅,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一般,自然洒脱,以字形、字距和行间的分布,构成优美的章法布局,有一种让人酣畅淋漓的痛快感,技法娴熟,灵动活泼,内敛不失其势,外张不掩其秀。作品中充满了诗性的色彩,对于中国传统书法有着独特的理解。
    他“没有高调,也没有口号”,而是在书法的传统之内进行着缓慢而艰巨的探索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的作品拙巧相宜,极具节奏感的变换,继承古时技巧的同时又不失现代之风,在方寸之间尽显大师之风。而大胆与克制更使他有别与其他书法家,焕发出别样的魅力。

    有诗赞曰:“傲世世间无灭险,大江东去去不还。
    诗情驰骋大江北,画意纵横大江南。
    大气大势大手笔,大仁大义大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