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孔庙举行春祭大典向孔子致敬
台北孔庙举行春祭大典向孔子致敬
来源:中国当代儒学网
    “金声玉振,化育功深,仰之弥高,赞之弥坚,博我以文,约我以礼……”3月8日,台北孔庙大成殿钟鼓乐舞并起。由附近大、中学各年级学生担任礼、乐、佾、歌、馔生的春祭大典,以29道仪程向孔子致敬,并传递春天立志,勤奋向学的信息。
    台北孔庙管理委员会执行秘书陈彩虹告诉记者,一年的春秋两祭和“联合成年礼”是台北孔庙的重要祭典活动,旨在承续儒家传统精神,结合现代创新思维,为社会灌注尊师重道的正面风尚。
    ●现场:“春祭”古典又青春
    台北连日春雨不断,孔庙大成殿前广场提前搭起透明雨棚,春祭如期在3月8日清晨7:30开始。记者于7:20左右抵达位于台北市大同区大龙街275号的孔庙时,大成殿外观礼区已经站满了静静等待的民众。
    由于场地有限,观礼者皆须凭“参礼证”入场。除特邀嘉宾外,主办方提供800张观礼券供团体机构及一般民众免费索取。同时还在庙外空地设立临时电视墙和座椅席,让未能进场的民众也能一睹这场儒家盛事。
    首先进行的是在大成殿后崇圣祠的“家祭”,不对公众开放,由地方行政官和士绅代表向孔子致祝祷词,行三献礼。
    8:00,祭典移至大成殿,对公众开放的春祭正式开始。钟鼓响起,各殿宇遍燃香烛,执事者各司其事,60位乐生、55位歌生、38位佾生、72位礼生分别穿着黑、紫、白色礼服,依照鼓点五步一顿的节奏,移步就位;正礼官、陪祭官、分献官、正献官也在礼生导引下依序就位;乐声中,大成殿仪门及仪门外的福星门同时打开,礼生手执灯炉、繖、扇、斧、钺,出门外迎接“孔子神灵”进殿;26位彩衣馔生手捧装有馔品之笾、豆(注:笾和豆皆为古代祭祀时盛祭品的器具,竹制为笾,木制为豆)进入大成殿献馔;朗诵者以中、英、日、韩等语言朗诵儒家经典章节;乐、歌、佾舞并起,正献官行三献礼并代表民众饮福酒受福果,接受孔子神灵的祝福,隆重的祭典进入高潮。
    据台北孔庙管理委员会提供的资料显示,自明永历20年(1666年)台南建立台湾地区第一座孔庙,祭孔典礼即传入台湾。台北孔庙始建于清光绪6年(1880年),每年盛大的祭典为台湾读书人的盛事。1895年,日军占据台湾,台北孔庙遭到损毁,祭典中断。1925年,台北地方士绅捐地捐款复建孔庙,1930年,台北中断多年的祭孔活动恢复,迄今已延续了90多年。
    早先台北孔庙只有秋天的“释奠典礼”,于孔子诞辰(1953年起换算为每年9月28日)举行,由专家委员会考证古制订定37道仪程。2008年,始设春祭,仪程浓缩为29道,除了加入多国语言朗诵儒典以彰显儒学在当代日益国际化的特点外,对礼、歌、乐、馔、佾舞等环节亦有所改良。相对于秋祭的古典、古朴,春祭更多了活泼灵动的青春化气息。今年的主题是贴近学子心态的“祈学”,并向参礼民众赠送“智慧馒头”及印有《论语》句子的“学而时习之”胶纸带。祭典结束后的才艺表演,更让大成殿外一时变成了年轻学生的嘉年华。
    ●活化:精神不变形式创新
    “我们要先让年轻人接近儒家传统仪典,然后才谈得到喜欢、了解和传承。”今年53岁的孙瑞金是台湾知名的祭孔音乐专家,执掌祭孔大典乐长之职已经27年,期间春秋两祭的乐生和歌生都由他一手训练。7年前,正是在他力推之下,经专家学者反复研究论证,依传统恢复“春祭”,并建立了一套有别于秋祭的礼征。
    “春祭和秋祭最大的不同是音乐部分,而祭典中音乐非常重要,参礼者每一步,每一个动作,都是在音乐导引下进行。”孙瑞金告诉记者,秋祭中使用的音乐是依古代谱子订定的,“一拍子到底,没有变化,很单调。”他认为,无论宋、明、清,每一代都有当时代的祭孔音乐,现在,我们早就用白话文了,为什么不能用现代的音乐来祭孔呢?
    27年前,孙瑞金偶然代替老师担任当年孔庙秋祭的乐长,从此痴迷于此,再也没有离开这个岗位。为了“做到最好”,他甚至于40“高龄”重回学院研读硕士,方向就是“祭孔音乐”,把能翻到的古曲谱都释读个遍。2008年开始,他在坚持秋祭用古乐的同时,尝试为春祭谱写新曲,经2009年、2010年两度修改,而在春祭中沿用下来。
    “歌词沿用《诗经》的四言句式,咏唱的还是儒家思想和对老夫子的崇敬赞美,但换成了孩子们能懂的词句。乐曲则多了旋律的变化,清新活泼。”
    “大乐必易、大礼必简”,孙瑞金在春祭音乐中,以现代民族管弦乐团加入合唱团的演出,简单朴素而隆重,而交响乐以现代合声结构方式进行,较为华丽。
    “孔子本身是个活泼幽默,很注重教学方法的人。我相信我们的创意没有违背他的原意。我希望年轻人能通过青春化的春祭,产生对儒家典仪和传统文化的兴趣,能有更多的人愿意去深入了解它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才有可能把祭孔的一整套音乐、制度、礼节,完善地留下来。”孙瑞金说,“我把这称为‘反向操作’。”
    ●传承:让更多的孩子在参与中学习
    无论是春祭还是秋祭,台北祭孔典礼中的大部分职司都由附近大、中、小学各年级学生担任。孙瑞金介绍说:“古代祭孔典礼中,礼、乐、佾、歌、馔生多由15岁左右的少年担任,我们以中学生为主,是符合古礼的。各年级学生都有参与,也让仪典的传承进入了教育体系的各环节,这正是我们的目的。”
  27年来,孙瑞金指导过的乐生和歌生差不多有2000人。“音乐还相对简单,关键是行止仪态的训练。这也是同学们修习儒家的恭谨、谦和、高贵内涵的过程。”音乐之外的习仪训练需要提前几个月甚至一年进行。
  随鼓点五步一顿,走出“诚于中,形于外”的气质,在仪式中体现秩序之美。馔生指导老师董丽琪表示,在祭典中,不论担任哪一个角色,都需要高度的专注力、稳定度、协调性,还要有绝佳默契,注意与队伍对齐,像馔生手捧装有馔品之笾、豆,随音乐节奏进入大成殿献馔,身子要站挺,仪态中要有发自内心的恭敬稳重。
  看似简单的步子,走得合格大不容易。馔生捧进时,双手要环抱呈现水滴状,不能靠近胸前。为了呈现稳定感,担任馔生的大同大学同学们模拟真实笾、豆重量,抱持着重量1.5公斤的水瓶练习,持续动作四分钟。即使双手发抖,仍要保持微笑。排在第一位的馔生王惠瑩說:“每天一有空就听音乐、对拍子,生怕起步拍子不对,后面的人会跟着全错。”许多同学也笑着表示,这些日子真正感受到何谓“余音绕梁”了!
  “一生可能只有一次机会站在祭孔大典上,很荣耀。”参与祭典的学生几乎是每次一换,曾经担任乐生的张铂洺说,中学时参与祭孔的经历让他学到了如何用正确的态度去面对不同的事情,学到了对传统典仪的恭谨尊重。
  ●推广:儒家典仪走亲民路线
  传承并非事事顺利。经费有限,也有曾经长期参与祭典的学校因太多家长反对而退出,理由是怕影响学生课业。孙瑞金最担心的是,他担任祭孔典礼乐长已经27年,至今没找到可以替他的人,“万一哪天我病倒了怎么办?”孙瑞金说,他能选择的只有坚守,他一度因身体生病而推辞大部份工作,但仍坚守孔庙乐长一职,“祭孔音乐的传承不能断在我手里。”
  孙瑞金试着向更广泛的人群推广祭孔文化。他指导志工(志愿者)学习祭仪上的佾舞,每周六、日上午9时在台北孔庙大成殿前丹墀表演,名为“雅乐舞”。这群佾舞志工一半年龄超过65岁,“他们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让我很感动”。孙瑞金希望将来可以把佾舞推广成为“广场舞”,“想像一下,几百上千人右手执羽,左手执管,一同舞起典雅古风,是多么美好的图景。”
  为了让民众亲近、了解、习练儒家典仪,台北孔庙频出新招,让儒家的仪典“亲民”起来。除了春秋两祭。联合成年礼为一年一度举行,平时还有拜师礼、考生祈福的仪式,仪式规程和颂祝祷文以中、英、韩、日等国语文张挂于大成殿外,让民众随时可自助行礼。庙方还一度尝试过举办儒家婚礼。儒家典仪不再是故纸堆中的记载,而变成了民众生活的一部分。
  相关链接
  ■佾舞
  祭孔之释奠佾舞简称佾舞,为祭祀中表演的舞蹈,源于宗庙宫廷雅乐舞,舞者称为“佾生”,右手执羽,常用雉尾,左手执籥,即短笛形的竹管,分别有立容、立声之意。
  佾是队伍的行列,分祭天子、公侯、大夫、士,又有八佾、六佾、四佾、二佾之分。台北春祭常用六佾舞(6行6列共36人),秋祭则用更为隆重的八佾舞(8行8列6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