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的孔夫子
   




——节选自杨朝明《“博学”的孔夫子》
1、孔子是中国文化承前启后的伟大先哲,不了解孔子,就不了解中国文化。孔子的思想学说不仅集往圣之大成,更开后世之先河,影响后世既深且远——孔子“博学”是显而易见的。

2、翻开有关历史记载,孔子博学的事例可以说俯拾即是。孔子时期,有一位“达巷党人”就评论他说:“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从这位平民的角度看,孔子并没有什么专长,但他夸赞孔子“博学”却十分符合孔子的实际。当时的音乐家苌宏认为孔子“洽闻强记,博物不穷”,有“圣人之兴”的气象。

3、孔子的“博学”表现在方方面面,可以说,孔子上通天文,下知地理;他熟悉历史,也深谙现实;他讲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也谈为人处事的“小枝节”;他通晓《诗》《书》《礼》《乐》典籍,也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4、明朝末年流传下来的记载孔子事迹的《圣迹图》中,有许多孔子博学多识的事例,如观象知雨、羵羊辨怪、楛矢贯隼、紫文金简、萍实通谣、商羊知雨、骨辨防风……这些都是从各种历史记载中抽取出来的。《孔子家语·辩物》中也记载了孔子关于各种事物的论断、谈话,充分表现了孔子的博学多闻﹑好古敏求以及敏锐的洞察力。

5、孔子“详于万物”,更“博于《诗》《书》,察于《礼》《乐》”。他在评人论事,言谈之中对《诗》《书》的运用可谓信手拈来,娴熟之至。

6、孔子的博学,使得他声名远播,身边聚集了众多弟子。这些弟子“皆服孔子之化”,衷心佩服与尊重孔子。孟子说:“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孔子正是靠自己的文德,学养与内涵使大家“中心悦而诚服”!

7、我们还可以从孔子弟子和孔门后学对老师的崇拜中体会到孔子的博学。颜回紧跟孔子,“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称赞孔子“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8、宰我则说:“以予观于夫子,贤于尧舜远矣。”认为老师远远超过了作为古代圣王的尧舜;子贡则说孔子就像日月,“无得而逾焉”,他认为孔子是不可企及的,“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

9、《孟子》引用有若的话说:“麒麟之于走兽,凤凰之于飞鸟,泰山之于丘垤,河海之于行潦,类也。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孟子以孔子为“金声玉振”、“圣集大成”,司马迁也引《诗》“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表示自己对孔子的崇敬与向往。

10、在孔子弟子以及孔门后学看来,孔子已经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圣人”。但是,孔子却从不以“圣人”自居。孔子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孔子自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或“好学而不厌,好教而不倦”,自然没有任何问题,然而“诲人不倦”自当以博学多才为前提,他“学而不厌”只会使他更加博学。

11、子贡曾将孔子的学问比喻为宫墙,他说:“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如果不修习孔子之学,就难以了解孔子之圣。如此看来,有些人不了解孔子,甚至对他有种种误解,也是十分正常的。更何况孔子说了——圣人本来就是“下民不知其德,睹者不识其邻”。

 
        二、孔子何以如此“博学”?

12、有人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卫国公孙朝也向子贡打听说:“仲尼焉学?”如果回答这个问题,恐怕我们今天比子贡的条件更好。子贡与孔子长时间朝夕相处,他比我们所知道的孔子的一些事情当然会更加具体、形象、生动。比之子贡,我们的观察可以将视野放得更宽,更加全面,更有历史感。

13、子贡对公孙朝的回答“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是孔子博学的重要原因。“学无常师”说明孔子的“好学”,惟其好学,才能“博学”。

14、孔子立志高远,因此常常感到自己知识的不足。例如,孔子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又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孔子言其“无知”、“无能”,显然不是他在自轻自贱,而是有意张扬勇于责己以求奋发向上、积极有为的精神。惟其如此,才使孔子的博学成为可能。
15、孔子好学,而且可以说是古往今来好学的典范。对此,孔子本人也是十分肯定的,他说,就是十户人家的地方,一定有像自己一样忠信的人,只是都赶不上自己的“好学”。

16、孔子还乐学。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把学习也当成快乐的事情。孔子几乎不放过一切求知的机会,例如,郯国国君至鲁来朝见鲁公,谈论少昊氏何以以鸟名官。他听说后,便前往求教;孔子曾适周问礼老子;进入鲁国太庙时,遇有不明白的事情便一一询问请教;他还向师襄学琴。正是因为虚心学习,不耻下问,所以他深谙礼仪,熟悉音乐,学识广博。

17、在孔子的心目中,儒者的品质之一就是“博学而不穷”,是说有的儒者知识广博却仍然不懈努力,学无止境,这恰是对孔子博学的生动写照。生命有限,学无止境,但孔子的知识仿佛没有边际。孔子是一位出色的儒者,他学习“不穷”,所以知识“无穷”。

18、孔子的“博学”与他的身世也是密切相连的,这就是有人询问孔子“何其多能”时孔子所说的“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19孔子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后因统治集团的内争避祸至鲁。其父名为叔梁纥,曾为陬邑大夫。但此时早已丧失了原来的社会地位。孔子幼年丧父,之后随母亲迁居曲阜,过着贫贱的生活。他曾经当过吹鼓手,二十岁左右时为鲁国贵族季氏做过管理帐目的“委吏”,当过管理牲畜的“乘田”。

20、孔子的母亲去世后不久,鲁国的执政大夫季孙氏“飨士”,孔子当时还在守丧期间,腰间还系着孝麻。但是,孔子兴冲冲地去了,却被季孙氏的家臣阳虎挡在门外。这对于急于进入贵族阶层的孔子来说,不啻于当头一棒。这也促使孔子在逆境中更加奋发上进。因此,孔子博学多览,名声越来越大,其社会地位也有所提高。

21、谈孔子的“博学”问题,我们还应注意孔子以前中国文明的发展程度。孔子是上古文化的“集大成”者是不争的事实,但如果孔子时代中国刚刚跨入文明的门槛,孔子学说的价值自然就会大打折扣。事实上,长期以来人们对于中国上古文明发展水平的估价往往偏低,这使得孔子学说的价值大受影响。
22、孔子的“学”是什么?

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学说可以概括为仁爱礼乐之学,可以说是修己安人之学;孔子是政治家,也是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那么,孔子的学说主要是政治学说还是伦理学说,其思想核心是“礼”还是“仁”?对此,学者们的理解存在不少的分歧。

23、孔子之所谓“学”,包含的内容极广,但可以肯定,它绝不仅仅局限于读书而已。作为名词,学,学问也,泛指知识与技能。孔子的“学”,当然有通过读书以求得知识的意义,但还有关乎品行、主乎忠信的道德人格修养,更有天下治平、大道运行的哲学思考。

24、孔子立志所向,并不仅仅是指一般的知识与技能,应该指的是一种“道术”,是《大学》所说的治国平天下的大学问。他以广博的知识与技能,正是成就他的“大学问”的基础。
25、孔子在鲁国国都长大,所学以礼乐为主。他修习礼乐,希望能治国平天下,但他的主张却不容于时。他周游列国期间的凄凄惶惶的遭遇,是时代所造成的必然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孔子便越来越多地谈到了“仁”,思考如何使人具有仁人之心,实现文、武、周公之治。

26、孔子关于“仁”的说法,很自然地使我们想到前面已经提到的西周春秋时期的教化传统,其实,孔子对于仁的要求,正是那时教化的目标。而彼时的教化乃服务于当时的礼治统治,所以说到底,孔子关于仁的思想本由其礼治思想生发开来。

27、孔子希望统治者施行仁政德治,从而恢复周礼。一般说来,“仁”的思想属于道德范畴,是处理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想。孔子的“仁”是为其政治层面的“礼”的思想服务的。所以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28、孔子是一位思想家,更首先是一位政治思想家。如果没有对于社会现实政治的深刻体认,孔子思想便失去了赖以成立的基础。因而,孔子的学说绝不是单纯的伦理道德学说,而首先是一种社会政治学说。

29、孔子本人好学、博学,也倡导博学,而博学的结果则是使人不致于离经叛道。在《论语》中,两次记录孔子说:“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孔子的弟子子夏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孔子家语·儒行》说:“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大学》中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都是相互对应的。“博学”与“仁德”密切联结,只有“博学深谋”,才能进而“修道立德”。

30、对于孔子之“学”的理解,《论语》首篇首章的“学”字十分关键。孔子认为如果自己的学说被时代(或社会)所采用,那会令人发自内心地喜悦;如果时代没采用,有赞同自己学说的人从远方而来也很快乐;即使这一点也达不到,所有的人都不理解,自己也不恼怒,这不也是一位具有道德修养的君子吗?